|
|
|
|
近年来,贺兰县委巡察机构积极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通过灵活“问”、实地“访”、广泛“查”、精准“判”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问题线索精准度和成案率。截至目前,移交问题线索3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组织处理5人。
个别谈话灵活“问”。开展个别谈话是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途径。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围绕制定的谈话提纲,以聊天、漫谈等轻松的氛围对已了解的重点事、重点人主动点题,层层深入,确保谈话对象说出实情、谈出真情、讲出隐情。谈话结束后,及时梳理谈话内容,对谈话中所反映的各种情况、问题线索整理汇总,通过召开组务会集中甄别和分类研判,针对谈话过程中发现的疑似问题线索,坚持透过表象看实质、通过问题看责任,通过查阅材料或实地调研分析问题成因,挖掘问题根源,补充印证材料,做到去伪存真,提升个别谈话的实效性。十五届县委以来,开展个别谈话2223人次,通过谈话发现可疑点40余条。
下沉调研实地“访”。根据信访反映、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发现的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项目实施现场、下属单位等地开展调研。在对教育系统巡察期间,紧盯中央及区市党委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表,随机抽查学校开课情况,现场体验授课效果。同时,结合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将“校园餐”作为工作突破口,对学校食堂进行“地毯式”“拉网式”实地调研并进行陪餐,全面核查食堂资金台账明细,发现并移交了“食堂内部人员管理混乱”“镇村学校餐食运输不规范”等16个立行立改问题,移交问题线索7件,以精准高效的巡察监督护航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拓宽渠道广泛“查”。以数字赋能助力巡察监督插上“数字翅膀”。在卫健系统上下联动巡察工作中,破除单一“看账式”工作方法,巧借医疗互联互通信息系统获取分析数据,推动巡察工作从“翻箱倒柜”式寻找问题转变为“点穴”式核实问题,全面提升医药领域巡察质效,发现村级卫生室监督管理薄弱问题,并形成1篇专题报告,推动解决村级卫生室多收费、重复收费等600余项问题,清退资金14000余元。对村直巡期间,借助微信公众号、张贴巡察公告、播放村级“大喇叭”、信访“二维码”等宣传方式,直接“连线”巡察组,最大范围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县委第十一轮对5个村级党组织开展直接巡察,发现并移交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7件。
纪巡联动精准“判”。明确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整改监督等各环节联动要求,实现纪巡“无缝对接”。巡察前,案管室等科室就被巡察单位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等信息情况与巡察组共享。巡察期间,建立高效会商机制,对巡察中发现的重要、复杂、疑难问题线索,借助办案人员专业力量快速厘清问题本质、精准研判线索价值,推动边巡边查、快查快处,即时释放巡察震慑力。巡察结束后,派驻组接过巡察监督的“接力棒”,对照巡察反馈意见进一步掌握被巡察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程跟踪督办,确保反馈问题“见底清零”。(贺兰县纪委监委)